省部級科研平臺 | ||
| ||
浙江省城市盾構隧道安全建造與智能養護重點實驗室 浙江省城市盾構隧道安全建造與智能養護重點實驗室于2021年12月獲省科技廳認定。 實驗室聯合浙江華東測繪與工程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共建。該實驗室以國家和浙江省交通強國(?。鹇砸巹潪橹敢?,將數字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增材制造(3D打?。?、新材料等與地下交通基礎設施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圍繞盾構穿越敏感結構微擾動安全控制技術、裝配式隧道技術、隧道能源樁與廢棄土再利用低碳技術、隧道智能養護技術等方向,開展“重、難、新、險”盾構隧道工程科技攻關,為實現“省內領先、國內著名、行業先進”的總體發展目標提供有力支撐,持續引領我省隧道及地下交通基礎設施行業技術發展。 實驗室現有專職科研人員3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博士25人,入選浙江省“151” 人才6人,杭州市“131”人才18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浙江省百名科技自主創新青年標兵1人;浙江省學科帶頭人 2 人。 實驗室負責人為丁智教授。 智能植物工廠浙江省工程實驗室 智能植物工廠實驗室于2017年10月被浙江省發改委認定為省工程實驗室。該實驗室依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植物保護、農業工程等一流學科師資力量,針對植物工廠的發展需求,以無線傳感網與物聯網、智能決策與控制、大數據分析技術為核心,重點圍繞植物生產要素需求規律研究、數據分析與農作物品質調控系統研制、LED節能光源及其光環境智能控制技術研究、水肥精準滴灌系統及裝備研發、基于網絡管理的植物工廠智能化管控裝備研制,開展智能植物工廠領域的基礎性和前瞻性技術研究,改造傳統農業生產體系,構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承擔地方、行業下達的科研開發及工程化研究任務,實施科技成果的推廣及產業化應用,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為行業提供驗證條件。 該平臺現有專職科研人員59人,正高17人,副高20人,博士34人,擁有國家科技部、教育部、浙江省級各類人才10名,杭州市級各類人才18名。 實驗室負責人為鄭增威教授。 材料成型集成技術與智造裝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成型集成技術與智造裝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于2021 年11 月被浙江省發改委認定為省工程研究中心。中心依托集成計算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微納智造中心及工程學院機械系,聯合浙江申達機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本松新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針對材料加工、智能制造和智能裝備等領域的重大需求,中心致力于研究“制造工藝—微觀組織—宏觀性能”之間的映射關系和演化規律,開發材料加工過程和服役性能的高效仿真方法和工具;開發材料微觀組織精準調控的成型裝備,建立材料工程應用的標準化方法和體系, 構建材料成型基因數據庫;攻克材料成型集成技術與裝備領域在研發、生產、應用各階段的核心技術,建立數值化產品設計平臺并最終實現產品設計中包含材料選擇、加工過程以及產品功能的多目標優化設計;形成原創性成果,鍛造“材料成型集成技術與智造裝備”特色的高水平人才隊伍,服務地方和國家產業的發展和升級。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金屬/非金屬增材制造,塑料/復合材料擠壓、注塑成型,鑄造,焊接/機械連接等。 中心現有成員48人,副高及以上職稱17人,有博士學位的21人,40歲以下青年骨干27人。 實驗室負責人為蘇旭明博士。 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于2021年11月被浙江省發改委認定為省工程研究中心。中心主要依托土木工程學科,并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等交叉融合,主要聚焦城市道路交通及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系統的智能化建設,以整體系統“高效、精準、低碳”的智慧運維與安全管控為目標,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技術為支撐,服務于國家“十四五”規劃、交通強國、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國家經濟社會重大戰略需求,以及浙江省數字化改革“一號工程”等地方戰略發展需求,圍繞高精度智能傳感與系統感知、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與改造、城市基礎設施智慧運維與安全管控等相關領域開展理論基礎和工程應用研究,實現自主科技創新、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集成應用,助力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高效運行和智慧化管理。 研究中心現有科研人員66人,其中正高18人,副高2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師資力量雄厚,人才隊伍結構合理。 實驗室負責人為蔣吉清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