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空間規劃學院,周歲! | ||
| ||
6月18日,浙大城市學院國土空間規劃學院“周年慶”暨院士論壇活動舉行。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仇保興、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顧浩,浙江省科協一級巡視員姜長才,校黨委書記洪慶華、校長羅衛東出席活動。 洪慶華在講話中表示,轉公后,浙大城市學院緊緊圍繞國家六大戰略,聚焦“城市”“數字”“應用”三個關鍵詞,將杭州作為學校最大的實驗室,持續推進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開創了學校發展的新局面。值此國土空間規劃學院成立一周年之際,共同研討國土空間規劃與城市高質量發展問題意義非凡,希望通過本次會議,為實現“人地和諧、高效低碳、生態環保、節約創新、智慧平安”的高質量城市治理貢獻城院力量。 顧浩表示,浙大城市學院國土空間規劃學院作為全國高校中首家獨立設置的國土空間規劃學院,在國土空間規劃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為其他高校樹立了榜樣。他指出,自然資源廳將繼續大力支持浙大城市學院的相關教學、研究和實踐工作,希望國土空間規劃學院為浙江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事業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培育更多的優質人才,為浙江在全國國土空間治理新發展格局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做出更大的貢獻。 顧浩、洪慶華、姜長才與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總規劃師楊明聰為浙大城市學院微碳實驗室揭牌 王建宇、羅衛東、邵蕓與浙江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陳建軍為浙大城市學院城市大腦空天信息研究院揭牌 會上,還舉行了浙大城市學院微碳實驗室、城市大腦空天信息研究院揭牌儀式暨平臺負責人聘任儀式。王建宇院士受聘為城市大腦空天信息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邵蕓教授受聘為城市大腦空天信息研究院院長。 洪慶華為王建宇院士頒發城市大腦空天信息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聘書 羅衛東為邵蕓教授頒發城市大腦空天信息研究院院長聘書 國土空間規劃學院一直秉持“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思路,在努力搭建高層次科研平臺的同時,致力于服務地方需求。會上,浙大城市學院國土空間規劃學院分別與新疆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學校副校長斯榮喜出席活動。浙江省自然資源廳、浙江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浙江大學、重慶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高校代表,各協辦單位代表,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國土空間規劃行業代表,以及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新疆文化旅游投資集團、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天津分院等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活動。 “周年慶”活動后,仇保興、王建宇、潘德爐三位院士作主題報告。 仇保興院士以《城市共性三領域減碳路徑分析》為題,對減碳路徑進行了深入分析。仇保興院士對理想碳中和路線圖的五大特征及我國實施以城市為主體的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聚焦交通、建筑、廢棄物處理與市政三個領域,利用詳實的數據案例對當前碳排放的現狀和減排路徑進行了科學深入的分析,具有極強的國際視野和實踐關懷。仇保興院士指出,我國可分三步實現城市共性三領域減碳。第一階段是2021-2025實現人均碳達峰(碳達峰階段),第二階段是2025-2030實現電力系統碳中和(碳中和關鍵期),第三階段是2030-2040實現交通與產業碳中和(碳中和決勝期)。 潘德爐院士作了題為《空天遙感信息增值服務的思考》的主題報告。潘德爐院士以海洋遙感作為切入點,對空天遙感信息增值服務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他指出,統籌智慧城市建設是空天遙感信息增值服務發展的動力,實時、定量是衛星遙感信息增值服務的方向,深研機理、加強基礎研究是空天信息深化應用的根本。潘德爐院士最后對如何提高空天遙感信息的增值服務提出了多條極富建設性的建議,這些建議對學院兩大實驗室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王建宇院士作了題為《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及其在城市的應用》的主題報告。王建宇院士介紹了當前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的研究進展,并結合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在城市安全、工業生產、生態環境、政府生態治理中的場景應用分析了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的多場景需求。他指出,未來在城市管理、應急處理、環境保護等領域對紅外高光譜成像技術的需求尤其迫切,“雙碳計劃”的國家戰略定位,也將進一步推動這一技術的實用化發展。隨著需求的推動,一些新的顛覆性技術也將逐步發展(如超表面紅外探測、光聲光譜等),通過技術創新、應用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對國外“卡脖子”高端紅外光譜高光譜儀器的彎道超車,日益成為可能。 來源:國土空間規劃學院 |